查看原文
其他

海曙的数字农业,牛!

海曙发布 2020-08-2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背诵的经典诗句,把我国古代农耕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农民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姿态,为普罗大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






不过,在海曙区古林镇,国家级的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犹如支点,正撬动这里的农业和农民悄然发生新变化。这里有各类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这里的农田宛如景点,这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跳出春华秋实的轮回……草长莺飞,春意涌动,趁着好天气,我走进古林的田间,亲身领略这场神奇的农业之变。





农业+科技 让种田变得轻松高效

在海曙区渔业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服务站站长戴宏杰的带领下,我们先找到了古林有名的种粮大户朱欢长。“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是我区农业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他的农田里,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雏形。”戴宏杰说。


朱欢长今年50出头,他所在的粮人粮机专业合作社掌管着1万多亩农田。这么多粮田,这放在以前,肯定没人能干得动,但朱欢长将万余多亩农田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了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参与,春耕秋收变得更加高效省力。”朱欢长告诉我们,他的得力助手正是这一台台功能齐全的农业机械设备。




“加起来,有近120台(套),涉及耕、种、收、烘、植保粮食生产全环节。”朱欢长说,如今牛耕人拉的小农式种田挣不了钱,他一方面多流转土地,一方面购置了一批大中型拖拉机、烘干机、收割机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为了显示农机的作用,朱欢长亲自开着一台插秧机行驶在水田里,在其身后,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便整齐有序地“铺”在稻田里。“人工插秧一般每人每天只能插1亩左右,而一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35亩左右,这样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现在人工工资高,农忙时雇一个工人每天要200元,还经常叫不到人,而插秧机一次性投入,将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更可解决用工荒的问题。”朱欢长笑着说,这笔账很好算。


距离粮人粮机专业合作社不远处,就是原农业部的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优质高效水稻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这里的“机器换人”含金量更高。


“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助力,水稻种植从一粒种子开始,到育秧、插秧、生长、收割的每一个环节,全程在电脑的监控之下。”古林镇农办负责人陈奇雄向我们介绍,今后这里的种田模式将更先进,甚至可实现“无人操作”。


原来,一个个类似小型气象站的监控站(点)化身一个个田间管理员,通过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设备、孢子测报设备、气象观测仪等“新式武器”,让农民彻底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况中解放出来。



  农业+非遗 让农耕文化焕发光彩


粮食,是农田赋予农民最大的财富。


“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已经是全市的水稻种植大区,稻米成了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区50亩以上规模种粮户多达300余家。”“那为什么挑中了古林蜃蛟成为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所在地呢?”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指导科副科长朱慧娟带我们来到蜃蛟村文化礼堂寻找答案。


“蜃蛟村是个历史文化名村,早在1973年,考古专家就发现位于蜃蛟村西南芦家桥遗址中有稻谷种植的遗迹,这是河姆渡文化圈层的重要补充。千年古村看蜃蛟,传统米食芦家桥,说的就是我们村的‘米史’。”指着展示区的村史介绍,蜃蛟村村委会主任徐峰颇为骄傲,“蜃蛟村是海曙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我们从2015年起就开始举办米食节,主要就是为了传承农耕文化。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记住我们的过去。”




在海曙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谢国旗的口中,我们听到了更有意思的米食文化。他告诉我们,原产地的美食可以让人记住乡愁,除了还原最地道的手工做法,同时还要传播美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情感故事。他举例说:很多人知道年糕寓意年年高。但是年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横竖的排放代表什么,大家不见得知道。通常,每层四根代表着一年四季,每码12层零二根,即每年12个月零一点,即有闰月。一码50根,逢“双码”送人,意为“百年好合”。另外作为菜食、点心并兼的年糕,“荠菜马兰炒年糕,灶君菩萨会来捞”这样的俗谚文化也很有趣味。


可见,由稻谷演变的米食可以让人记住乡愁,也蕴藏丰富的农耕文化。在朱慧娟的推荐下,我们来到古色古香的王升大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探寻到了更多的稻米密码。






   农业+旅游 让单色土地五彩缤纷


“但是数字农业,不仅仅是种植粮食这么简单。要把这个项目从‘盆景’培育成‘风景’,更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在古林,我们看到成片的农田在蓝天白云和黛色山峦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这片美丽农田,就是以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为核心的蜃蛟现代农业园区。


什么是现代农业园区?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是一个集科技、水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在蜃蛟现代农业园区,既有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粮食高产示范基地等生产地,也有湖泊河景观休闲带,历史文化名村等,简而言之,这里就像一个田园风景区综合体。




其中,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建设总面积10900亩,第一期建设约1500亩,涵盖800亩智能灌溉系统,试点重点为农机配置升级、智能装备配置、配套设施改造等;第二期建设约8500亩,试点重点为信息系统建设、数据集成应用和示范展示。“试点项目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在古林镇建立完整的水稻优质高效精细化种植技术体系,建立车载天空地一体化农情监测与决策平台,构建农业物联网。”古林镇农办负责人陈奇雄说。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前虞村,被一条环村大河吸引。这里的村民告诉我,这条河叫照天港河,这几天正在进行河道景观提升。一番了解,原来,这是去年年底启动的“里龙港—照天港—千丈镜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海曙区将投入3000多万元,在两年时间打造一条富有田园风光和水乡古村韵味的景观河道。


根据《里龙港—照天港—千丈镜河道综合治理概念设计方案》,这一项目将紧紧围绕当地“席草之乡”和“数字农业”两大核心产业,打造一条自然生态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彰显的魅力河道,使美丽的河道成为当地人休闲、运动的后院,成为联系周边古村、稻田、草田、果园的廊道,成为展示当地草席文化、虞氏文化、孝义文化的窗口,助推当地数字农业、观光农业、蔺草工艺品制造、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传承创新。



  离开前虞村,绕着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一路鸟语花香,让人赏花看景不亦乐乎。农耕文化不是历史的掉队者,如何让来自于田野的农耕文化以一种更符合当下人审美和感官的“新姿态”重回社会,考验着各方智慧。“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让古老的文明标签在当今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找到新归宿,将更有力地转动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更稳定增收。”朱慧娟说。



来源:张立 朱斌

摄影:沙燚杉 王斐

来源:《海曙新闻》

编辑:邬盈蓓 姚苏桓


更多关注


院士能量激活海曙企业创新“发动机”

颤抖吧违建!海曙铁腕治违零容忍

海曙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迁址啦!新址在这里


扫码查看更多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